浙大竺奖宣传「24/67656,他们拿下最高奖学金」标题惹争议,这波操作到底伤了多少同学的心?

最近,浙大发布的一篇关于竺可桢奖学金得主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标题「24/67656,他们拿下最高奖学金」看似简简单单,却触动了无数浙大学子的神经。不少同学表示,这样的标题让他们感到被边缘化,仿佛只有那24位获奖者才是真正的浙大人,而剩下的67632名学生则成了默默无闻的分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image

24/67656,数字背后的情感纠葛

浙大每年评选出的竺可桢奖学金得主,无疑是校园里的佼佼者。他们在科研、绩点等方面的表现堪称卓越,能够从67656名在校生中脱颖而出,绝对值得骄傲。然而,当这份荣誉被放在一个如此直观的数字对比中时,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于那些同样优秀但在某些方面稍逊一筹的同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image

从24/67656看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浙大的这次事件中,它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少学生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平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不应该仅仅以成绩和荣誉来定义一个人的价值。一位浙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努力,为什么要把我们放在同一个标准下去衡量?”

image

题目背后的心理影响

标题「24/67656」不仅是一个数字游戏,更是一种心理暗示。它暗示着在67656名学生中,只有24人是真正优秀的,其余的则是平凡的。这种暗示无疑会加剧学生的焦虑情绪,让他们感到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一位大三的学生坦言:“每次看到这样的标题,我都觉得自己像是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

image

大学的使命与价值观

大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学术精英,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长的空间和机会。正如一位教授所说:“大学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系统,每个学生都应该在这个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浙大作为国内顶尖的高等学府,更应该在这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image

学生的声音与反思

面对学生的质疑和不满,浙大校方也作出了回应。他们表示,这样的标题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然而,这种回应并没有完全打消学生的疑虑。一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激励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伤害我们的自尊心呢?”

image

社会反响与讨论

这场风波不仅在浙大内部引起了热议,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人认为,大学的宣传应该更加人性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成绩和荣誉。一位教育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制造‘分数机器’。”

image

优绩主义的反思

“优绩主义”这一概念在这次事件中也被广泛提及。优绩主义主张根据个人的成就和功绩来分配社会资源和机会,强调“能者多得”的逻辑。然而,这种理念在实践中往往会走向极端,导致对成功的单一定义。 一位学生在小红书上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应该被一个数字所定义。”

image

高校宣传的方向

高校的宣传应该更加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现他们在各个方面的成就和努力。同时,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焦虑和就业焦虑,探讨普通学生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位教师在微博上写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同样的尊重和鼓励。”

结语

教育的意义在于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帮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浙大这次的事件提醒我们,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希望未来的高校宣传能够更加人性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大学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注释: 浙大竺奖宣传“24/67656”,教育公平之问,大学生:我们不当分母 浙大竺可桢奖推文引争议:高校宣传不能深陷“优绩主义”

热门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