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这个名字在当今文化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泰斗,更是无数学子心中的灯塔。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离开了我们,享年100岁,但她的精神和诗词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看看她是如何用诗词点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之光的。
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自幼便在书香门第中长大。她的童年充满了诗词的熏陶,姨母教她《论语》,伯父教她唐诗宋词,这些早期的教育为她日后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巨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顾随先生,从此走上了研究古典诗词的道路。顾随先生曾说:“吾人读诗只解字面固然不可,而要千载之下的人能体会千载而上之人的诗心。”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叶嘉莹,她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
叶嘉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她经历了抗日战争、白色恐怖、家庭变故等一系列磨难,但这些都没有击垮她。相反,诗词成为了她心灵的慰藉,也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1948年,叶嘉莹随丈夫迁往台湾,不久后丈夫因“思想原因”被捕,她带着年幼的女儿也被关押。这段艰难的岁月并没有让她放弃,反而激发了她对诗词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坚持。她在《转蓬》中写道:“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她当时的心境,更展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
1966年,叶嘉莹应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任教,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歌。尽管语言障碍让她倍感压力,但她凭借着对诗词的深刻理解和热情,赢得了学生的喜爱。1969年,叶嘉莹举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任教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成为该校首位终身教授。在北美期间,她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积极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古典诗词 。
1979年,叶嘉莹终于实现了回国教书的梦想。她利用假期自费往返大陆讲学,先后在北大、南开等多所高校授课,深受学生欢迎。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被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叶嘉莹曾说:“诗词会给人以滋养和支撑,这种力量能够给予一个人精神滋养和支撑,似暗夜里的长明灯可以驱散黑暗、温暖人心。”这句话不仅是她对诗词的理解,更是她一生的写照 。
叶嘉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更是一位无私的教育家。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和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子。2018年,她捐赠1857万元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19年,她再次捐赠1711万元,累计捐赠超过3500万元。这些善举不仅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更展现了她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 。
叶嘉莹的诗词创作同样令人钦佩。她的诗词作品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上乘。从1953年丈夫手抄辑录的《迦陵存稿》到2019年出版的最新增订本《迦陵诗词稿》,收录了诗歌450余首,词百余阕。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她曲折苦难的经历,更展现了她坚强执着的追求。叶嘉莹的诗词创作可归结为“羁旅”与“归来”两大主题,她用诗词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也激励了无数人。正如她在《蝶恋花》中所写:“爱向高楼凝望眼,海阔天遥,一片沧波远。仿佛神山如可见,孤帆便拟追寻遍。”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她对故土的思念,更展现了她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
叶嘉莹的学术成就和教育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她曾先后荣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数十项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学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的肯定。叶嘉莹曾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如果有来生,我还教古典诗词。”这句话不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更是她对诗词的无限热爱和深情告白 。
叶嘉莹的一生,是诗词陪伴的一生,也是不断追求和奉献的一生。她用诗词点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之光,用行动践行了“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的人生哲学。她的精神和诗词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正如她在《祖国行长歌》中所写:“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这首长诗不仅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更展现了她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限热爱。
叶嘉莹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她的精神和诗词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铭记她的教诲,传承她的精神,用诗词点亮自己的心灵之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叶嘉莹所说:“诗词会给人以滋养和支撑,这种力量能够给予一个人精神滋养和支撑,似暗夜里的长明灯可以驱散黑暗、温暖人心。”让我们在诗词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束光,照亮前行的道路,温暖彼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