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这个名字在科学界几乎是神话般的存在。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他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然而,当中国科学界提出要投资360亿巨资建造全球最大的粒子对撞机时,杨振宁却坚决反对,甚至不惜与自己的学生王贻芳院士“针锋相对”。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思熟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杨振宁的反对,绝不是一时冲动。他深知,建造粒子对撞机的成本极高,至少需要200亿美元。而且,大型加速器有不能按计划完工的“优良传统”,单年运行维护的费用会比单年工程支出更高,简直就是个持续烧钱的无底洞。想想美国在1989年开始建造大型对撞机的经历,预算从30亿美元一路飙升到80亿美元,最终在1992年被国会终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杨振宁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多更紧迫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需要解决,如教育、医疗、环保等。
更重要的是,杨振宁认为,高能物理在过去七十年的成就并没有直接转化为对人类生活的实质性好处。他质疑大型对撞机能否在短期内为人类带来实际益处,毕竟五十年内对人类生活没有实在好处的事情,真的值得投入这么大吗?。他直言:“高能物理已经陷入了一个窘境,超对称粒子的存在只是一个猜想。希望用超大对撞机来找到超对称粒子,只是部分高能物理学家的一个猜想。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我在内,认为超对称粒子的存在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用极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
此外,杨振宁担心,如此大量的资金投入势必会挤压其他领域的科研经费,包括凝聚态物理、天文物理、生命科学等。这些领域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把钱都花在对撞机上,其他领域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如果要顺利进行这个项目,预计将有90%的工作人员为外国科学家,这意味着中国花费巨资得到的实验数据,最终可能落入外国科学家手中,为别人做了嫁衣。
杨振宁还提到,即使有成果,中国也不一定能拿到诺贝尔奖。毕竟,中国目前拥有的顶尖物理学者不足世界的1%。对撞机的建造成本相当高昂,相当于建造1.5个港珠澳大桥的成本。中国的一流物理学家还是太少了,目前懂得使用大型对撞机的专家大多集中在欧美,如果咱们建成了这种大型对撞机,还是得邀请别人来使用。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可能让中国在国际科学界失去主动权。
杨振宁教授考虑的很长远,他认为现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应该得到格外的重视,经费上也要尽可能的满足。另外,中国地大人多,各种惠民政策都需要实施,哪儿都需要钱。2000亿花在建立巨型对撞机上面,是否值得,无人知晓。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把钱花在国防、医疗、经济建设、民生水利等等诸多关于老百姓生活保障上面,为人民带去更多的福利。
杨振宁教授清楚的知道,这次拒绝了这个项目,年近百岁高龄的他这辈子都不可能看到中国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成了,也无法感受到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物理科学的研究的最高点。但他始终认为,中国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实现科学技术自强。他说:“虽然我国不差这些钱,但是花费数十年的时间以及花费上千亿建造对撞机,不值得!现在最重要的是培养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实现科学技术自强。不然,就算我们造出对撞机,也没有人会使用,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杨振宁的反对,不仅仅是出于经济考虑,更是基于对科学发展的深刻洞察。他坚信,科学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均衡的,而不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提出了两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一是寻找更好的加速器原理,二是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这两个方向不仅成本较低,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王贻芳院士则认为,中国此时建立巨型对撞机迫在眉睫,这是中国科学界基础物理研究乃至中国引领世界物理科学研究的绝佳机遇。他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建造大型对撞机的技术和人才基础,而且国际科学界也在期待中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王贻芳院士的态度也很强硬,他认为,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场争论的背后,实际上是两种科学理念的碰撞。一种是以杨振宁为代表的“均衡发展”理念,强调科学发展的全面性和均衡性;另一种是以王贻芳为代表的“集中突破”理念,强调在某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性。这两种理念都有其合理性,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争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界在重大决策面前的审慎态度和深入思考。杨振宁和王贻芳的争论,不仅仅是科学问题的讨论,更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刻思考。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科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看到了他们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他们都希望中国能够在科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正如杨振宁所说:“中国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实现科学技术自强。”这句话不仅是对科学界的期望,也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期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科学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像杨振宁和王贻芳这样的科学家,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们指引方向。他们的争论,或许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正是这种争论,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科学界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