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的合同额一直在涨,但网上的消息却说他们在降薪裁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看看中建究竟经历了什么。
合同额增长的背后
先来看看中建的合同额增长情况。2024年上半年,中国建筑新签合同总额达到了2.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建筑业务方面,新签合同额为2.29万亿元,同比增长13.7%。这些数字看起来非常亮眼,但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合同转化率低,开工率不足
其实,中建的合同额增长并不意味着实际营收也在增长。关键在于“市场营收转化率”,也就是当期承揽的合同额转化为营业收入的比例。目前,中建的营收转化率只有1:0.3,这意味着虽然合同额很大,但实际转化为产值的比例非常低。换句话说,中标的项目很多,但真正开工的却很少。
人为滞后效应和虚假合同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人为滞后效应和虚假合同。很多企业在签合同时,会提前铺排下一年的增长所需合同额,甚至“藏”一部分合同额给下一年,以防止新拓不利导致完不成任务。这种做法非常普遍,但也会导致合同额虚高。
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市场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当前,房地产投资下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尽管订单增长,但整体市场信心略显不足。
内部竞争激烈
中建内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各子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采取激进的策略。例如,中建七局在2023年对房地产开发成本计提了5.7亿元的跌价准备,对房地产开发产品计提了4.81亿元的跌价准备,合计10.51亿元,这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净利润。
裁员降薪,应对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中建不得不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来应对风险。2024年3月,中建某局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3月内部人才调配中心进、出、在库人员名单的通知》,推出了一项新制度,关系到裁员降薪。
人才调配中心制度
人才调配中心制度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裁员机制。如果你所在的项目完工了,公司没有新项目安排,就会被推荐进入人才调配中心库。运气好的,或者有关系的,可能会被安排到新项目;没有项目的,就会被辞退,而且没有补偿。
降薪转岗,员工的无奈
降薪转岗也是常见的应对措施。中建七局的一次人事变动,引发了地产圈的强烈共鸣。降薪转岗不仅影响员工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士气低落。
行业大环境的挑战
整个建筑行业都在面临挑战。2024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新签订单14.91万亿元,同比下降3.4%。这不仅揭示了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工程建设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经营压力。
国际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尽管国内市场面临挑战,中建在国际市场上却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上半年,中国建筑的境外新签订单总额达到1231亿元,增速达105.4%。这反映了中国建筑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
未来的展望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建需要在开源节流和风险管理方面加倍努力。尽管政策和投资支持短期内带来了合同订单的增长,但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构成了挑战。企业需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结语
中建的合同额增长和降薪裁员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建筑行业当前面临的多重挑战。市场不确定性、内部竞争、营收转化率低等问题,都需要企业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希望中建能够在困境中找到新的突破口,继续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为什么中建合同额在增长,网上的消息的却是一直在降薪裁员?揭秘背后真相,让你大跌眼镜!
中建的合同额一直在涨,但网上的消息却说他们在降薪裁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看看中建究竟经历了什么。
合同额增长的背后
先来看看中建的合同额增长情况。2024年上半年,中国建筑新签合同总额达到了2.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建筑业务方面,新签合同额为2.29万亿元,同比增长13.7%。这些数字看起来非常亮眼,但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合同转化率低,开工率不足
其实,中建的合同额增长并不意味着实际营收也在增长。关键在于“市场营收转化率”,也就是当期承揽的合同额转化为营业收入的比例。目前,中建的营收转化率只有1:0.3,这意味着虽然合同额很大,但实际转化为产值的比例非常低。换句话说,中标的项目很多,但真正开工的却很少。
人为滞后效应和虚假合同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人为滞后效应和虚假合同。很多企业在签合同时,会提前铺排下一年的增长所需合同额,甚至“藏”一部分合同额给下一年,以防止新拓不利导致完不成任务。这种做法非常普遍,但也会导致合同额虚高。
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市场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当前,房地产投资下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尽管订单增长,但整体市场信心略显不足。
内部竞争激烈
中建内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各子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采取激进的策略。例如,中建七局在2023年对房地产开发成本计提了5.7亿元的跌价准备,对房地产开发产品计提了4.81亿元的跌价准备,合计10.51亿元,这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净利润。
裁员降薪,应对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中建不得不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来应对风险。2024年3月,中建某局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3月内部人才调配中心进、出、在库人员名单的通知》,推出了一项新制度,关系到裁员降薪。
人才调配中心制度
人才调配中心制度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裁员机制。如果你所在的项目完工了,公司没有新项目安排,就会被推荐进入人才调配中心库。运气好的,或者有关系的,可能会被安排到新项目;没有项目的,就会被辞退,而且没有补偿。
降薪转岗,员工的无奈
降薪转岗也是常见的应对措施。中建七局的一次人事变动,引发了地产圈的强烈共鸣。降薪转岗不仅影响员工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士气低落。
行业大环境的挑战
整个建筑行业都在面临挑战。2024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新签订单14.91万亿元,同比下降3.4%。这不仅揭示了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工程建设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经营压力。
国际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尽管国内市场面临挑战,中建在国际市场上却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上半年,中国建筑的境外新签订单总额达到1231亿元,增速达105.4%。这反映了中国建筑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
未来的展望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建需要在开源节流和风险管理方面加倍努力。尽管政策和投资支持短期内带来了合同订单的增长,但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构成了挑战。企业需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结语
中建的合同额增长和降薪裁员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建筑行业当前面临的多重挑战。市场不确定性、内部竞争、营收转化率低等问题,都需要企业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希望中建能够在困境中找到新的突破口,继续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